1.綜合館
綜合二樓漢人館、三樓為平埔族館、四樓原住民館,所展示的東西,攝取期較重要的部分,作為一個大標題,其可分為史前生活、族群分佈圖、高雄境內史前遺址、原住民區、漢人區,其分類是依照館內所排列的方式而定,讓民眾先了解到館內所展示的主題,和先行了解到高雄境內現有的名族分佈。

(1)史前生活:台灣史前時代黑陶文化之住屋一般以石頭或板岩推砌而成。始前原住民已有嚼食檳榔之習俗,並生火亨飪獵 物;同時製造土器,部分當成葬甕及陪葬品。
(2)族群分布: (3)原史前遺址:
(4)原住民區:高雄高山原住民有鄒族(曹族)、魯凱族及布農族,主要分佈於桃源鄉、三民鄉及茂林鄉。鄒族(曹族),居住在桃源鄉、三民鄉、魯凱族居於茂林鄉。所謂「平埔族」是指分佈於台灣西部平原、台地以及宜蘭地區的原住民全台的平埔族共有九大族群,分佈在高雄境內的是屬於西拉維族馬卡道。後來因漢人的大量移入台灣,平埔族大部份已被漢化或消失。

(5)漢人區:高雄境內除了原住民外,尚有其他民族存在,那就是漢人,在此,漢人所指的範圍很廣大,包括閩南人,客家人及民國34年(西元1945年)來台之新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