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繪畫與工藝>>

           者有曰:平埔族之藝術特徵,屬大洋洲系統之分散與空間斷絕之趨向;與集中、結合
    趨向立體為特徵之非洲原始藝術迥異。所以平埔族之藝術表現,以裝飾為主旨,裝飾之意欲乃為甚
    動機。
     其圖案以自然為對象,將此半形態化,以散布於空間,隔空隙並列為特色,故充分表現出分散
   之美。或以線為主調或以單純之彩與浮雕毫無拘束之手法勇敢表表現出追求美之意念事實上,清人
   有意無意間也注意到這些特點,他們在描述平埔族房舍時,注意到:梁柱皆畫五采;前施丹,竟可
   畫舫額之;丹雘采色燦然可觀。

  而《諸羅縣志》所云:刳木為牌,高齊膺,闊二尺許;取木之最堅者為之。中畫日月,或黑白
   相亞,制如舞干。

 
  及〈蕃俗六考〉所云:以堅木為牌,高三尺餘,闊二尺,繪畫雲鳥以蔽身。這種防禦用的盾牌
   ,無疑的是平埔族典型的雕刻品。平埔族的繪畫雕刻作品終究尚有極少數遺留下來。臺大人類學系
   及省立博物館,尚保存少數這樣的遺品。

  無疑的,平埔族對造型藝術具有濃厚興趣且具有相當高的水準。不過迄未發現他們真正的繪畫
   作品。其實,平埔族在工藝方面的成就,較雕刻更高。上節所述平埔族各種用具如:木甑、木盤、
   葫蘆、竹籃、竹籠等,無一不是精緻的工藝品。他們木工、竹工、的精巧,當不下於今之原住民,
   尤其刳木技術及籐工更具有獨到之處,其籐器的編織法則多為三角編法和骨斜紋編法但他們最擅長
   的,還是紡織與刺繡。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