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收穫祭 (Tsatsapipianu):
栗收穫祭中的烤小米儀式
|
以小米為主要農作的魯凱族,在每年八月左右,舉行收穫祭,作為一個年度的終止,並藉此迎接新的一年。收穫祭裡有一個重要的儀式,是烤小米餅的活動,族人將小米麵糰帶至特定地點(通常都在村外野地),以石板舖地,燒熱後將小米麵糰放在上面,再覆以香蕉葉,再壓止石板,待三十分鐘左右,將石板,葉子拿開,看小米餅烤出來的現象作為今年農作與狩獵的卜問。例如,烤得太乾,今年可能雨水較少,烤得溫潤,表示今年的雨水豐沛。
烤小米餅的儀式只限男性參與,是一種宗教行為。在以前,收穫祭長達七∼十五天,現則集中於一天舉行,傳統宗教的烤小米餅儀式只有少數部落仍然保存。大多數的部落已改為歌舞比賽等聯歡、康樂性的活動,舉辦時間大都集中在八月中旬。
大南村豐年祭
(Kalalisiyan):
位於東台灣大南社的魯凱族其豐年祭與其他部落迥異,
茲介紹如下:
兩性關係的特別強調在大南豐年祭中表露無遺
|
大南社以青年會所聞名,族人延續了優良的傳統,在豐年祭期間保存了七∼九天的會所訓練。在現代的活動中心(集會所)樓上,全村的青少年集體信於會所,由青年隊長統一管理。並為豐年祭的一連串活動作準備。
女青年也有組織,由隊長領導編花環、採籐,在祭典開始時全真集合繞行村落通報訊息,男子則搭鞦韆於會場。通報訊息的活動明顯地受到卑南族的影響。
原本屬於貴族婚禮的盪鞦韆活動,在大南社發展成男女社交、聯誼的活動。而成年禮、歌舞表演也是豐年祭的重點之一。
本地女子服飾以大紅色為主色迥異於其他以藍黑為主色的魯凱部落。
以紅色為主的大南年輕女子服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