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盛裝:
著鄒族勇士裝,戴皮帽,配木斛草作為戰神認識之標記,配樹皮簽條於
胸前作為護身符,以防止惡靈於祭典時入侵。
持聖火至廣場: 會所之火象徵族人生命之火,經年不熄。
刺殺乳豬: 以豬血和肉來引誘敵靈,乳豬之肝則供戰神食之。並呼嘯五次,向戰
神報告祭典已完成準備。
砍神樹: 神樹(赤榕樹)為戰神降臨會所之梯,砍除樹枝,象徵為戰神整理路徑。
最後只留下三枝,一枝朝向頭目家、一枝向會所、一枝向石氏家(鄒族特富野有五
大氏族:陳氏、石氏、汪氏、高氏、杜氏),此三枝均有其維護部落生命的重大意義。
唱迎神曲: 吟唱兩遍,第一次迎接戰神,第二次迎接司令。身軀上下搖擺,象徵恭迎戰神;勇士牽手,象徵同心;舉步前行,是迎接戰神登上男子聚會所。
團結祭: 各氏族將米酒、糯米糕、豬肉等供品攜至會所內,摻合後共食之,象徵求戰神賜予征戰力量,各氏族團結禦敵。
念凱旋誦文: 部落初生之男嬰由其舅父抱至會所,並以小酒杯為其祝神。之後眾勇士唸誦凱旋誦文,唸畢,長老訓勉勇士,砥礪勇士志氣。
唱送神曲: 勇士排成半圓形舞隊,逆時針方向自男子集會所走向神樹,唱送神曲,恭送戰神升天。
唱戰歌: 先唱慢版再快版。唱快版時,由汪氏、石氏婦女持火把入場,此火代表氏族之火,要與會所的聖火合而為一;亦表示勇士征戰的力量因婦女協助而更加充實。婦女持火把進場後便可開始加入舞隊。
唱送神曲: 再唱一次送神曲,恭送司命神升天。唱完後男子登上會所。
路祭: 勇士行至社口處,沿路取茅草,在社口束茅草做薦台,並將神花、豬肉置其上,供奉出征之卜鳥,佑助勇士出征。
家祭: 勇士行至各氏族家屋祝神,象徵戰神所賜之力量延伸至各氏族。
成年禮: 午後,將成年之男子在會所舉行成年儀式,經由長老訓勉後再為他們戴上皮帽。之後,帶他們至頭目家,給他們喝少量的酒,表示已成年可允許喝酒了,同時也要負起更多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