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余登發當選縣長後,三十多年來,其實高雄縣的選情

總是離不開紅、白、黑三派及三山─旗山、鳳山、岡山。

雖余登發從不承認有三派競爭的說法,他之所以厭惡有派系

存在,是因為他認為派系幾乎都缺乏有建設性的政見,大多

都是朋黨為營之流,但他所率領的一群人儼然已成反抗國民

黨政權的象徵,黑派的存在可說是被動性的,就是與國民黨

對抗,但它不是有意結盟的組織。

脆弱的反對派

  余登發的政治哲學十分簡單,即是「有理走遍天下」,

以個人之力去對抗已經長期累積出強大實力的國民黨,有人

批評他有英雄主義,但他卻選擇做這種聰明人不會想當的英

雄。礙於當時政治環境,黑派即使為台灣民主化的先鋒,但

它仍無法依民主程序組織成一個政黨性質的團體,內部的約

束力頂多只能靠成員的自律自持,以相同的政治理念來結盟

,其實維繫的力量是很薄弱的。

 

余家班/余登發文教基金會提供

余家班/余登發文教基金會提供

 

  身為黑派掌門,他背負了薪火相傳的責任及壓

力,他以家長的身份下令自己家人一一出戰,雖是

權威,但卻是有效的。

  有人認為他不信任家族之外的人,如 1981 年派

中大將林景元、沈義雙雙落選,其實以余家黑派的

旗幟與號召力,此時要當選並不困難,但被問到為

何不支持他們參選,余登發卻說:「這是民主社會

,我們不能叫別人不可以出來選,不過,有沒有實

力,一選就知道了。」

  表面上來看,整個余家一向都是別人成就他們

,卻沒有余家成就別人,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余登

發自己有被外人出賣過的經驗,使他在爾虞我詐的

台灣政壇中為自己築起了一道防衛牆。國民黨為了

除去余登發這個心腹大患,又故技重施翻舊案,余

登發這次躲不掉了,被判了兩年徒刑,之後國大代

表資格也被註銷了,國民黨可說無所不用其極,這

次總算成功,但余登發卻調派家族中人替他出馬,

以延續黑派在政壇上的勢力。

 

  其實這樣的家族所承受的壓力也是非常可怕的,例如余登發先生的第一任妻子巫清良女士長期以來生孩子都

流產,甚至到後來年紀輕輕就過世了,知情的人都知道,其實她為了自己丈夫在外的所作所為,長期以來就承受

了相當大的壓力,除了幫忙顧好家庭,還要面對外界無時無刻的騷擾,犧牲相當的大,和現在大家都喜歡選舉得

到名聲和好處是不能相比的。

欲知後事,請點我看下一章:匪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