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平埔族館
台灣土著族群在文獻上由其居住地區的不同而分為平埔族和高山族,平埔族居住在西部平園、台地及蘭陽平原。十七世紀後,隨著閩、粵漢人的大量來台拓殖,平埔族不是被漢化了,就是遷離原居地 ,使得平埔族文化逐漸式微甚至消失;然而,從民族文化融合的觀點而言,這並不是代表平埔族的消失,而是融為台灣的一部分。近年來,台灣人民對本土文化漸行注重,各類鄉土研究、藝術、文化活動應運而生、其能透過這些方式尋根並藉以傳薪。
(1)主題區:乾隆年間(1735~1795)的職貢圖為主題,以平埔族人立體圖像,配上清朝乾隆時期古地圖,來呈現早期台灣西部平原盡是平埔族活動的區域,說明清初平埔族所居之社遍佈台灣西部平地及蘭陽平原,自北而南主要有葛蘭瑪(KARALAN):分佈於宜蘭平原沿海一帶、凱達格蘭(KETAGAIAN):分佈於淡水、台北、基隆一帶、道卡斯(TAOKAS):從新竹縣開始一直到台中大甲沿海一帶區域、拍瀑拉(PAPORA):分佈於台中清水到大度沿海一帶區域、拍則海(PAZEA):分佈於大安溪以南到台中盆地北部,包括新社台地東勢丘陵、巴布薩(BOBUZA):從台中盆地南半部到彰化平原、洪雅(HOANYA):分佈於雲林、嘉義平原一帶及西拉雅(SIRAYA):台南、高雄及屏東平原等大族群。
(2)遷徙圖:分布在境內的平埔族有 西拉雅本支 (四大社)、馬卡道支族(大傑顛)及大武壟系(及四社平埔)。早期因受到漢人的侵佔而遷徙,其中四社平埔由台南遷入甲仙、六龜一帶,新港社移入內門,而大傑顛由茄定移至旗山,最後銷聲匿跡。
目前分布狀況。令製作台灣地圖一幅,以顯現平埔族在台灣的分布狀況。

高雄平埔族的遷徙情形 :
1.四大社係 (新港、蕭壟、目嘉溜灣、麻豆、大目降等社):

台南嘉南平原台南縣東方山區(大內一帶山區)高雄縣內門,甲仙,六龜,桃源南橫台東大
庄(富里)。

2.大武壟係 (大武壟,芒仔芒,茄菝,蕭里等社):

台南嘉南平原台南縣東南方山區(南化一帶山區),高雄內門,甲仙,六龜,桃源溯荖濃溪南橫台東大庄(富里)。

3.馬卡道係 (大傑顛社):

台南,高雄地區嘉南平原,高雄縣東南方山區(大內一帶山區)屏東平原,高雄縣內門、甲仙、六龜、桃源、溯荖濃溪沿南橫台東大庄(富里)。

(3)生活區: 清乾隆年間巡臺御史六十七者請人以工筆著色描繪當時台灣平埔族生活情形之【番社采風圖】計有捕鹿、種芋、耕種、承屋、織布、刈禾、舂米、渡溪、迎婦、瞭望、糖部、布床等幾幅圖畫,當時繪作始意係呈供清廷了解平埔族的生活實況,現已成為研究了解平埔族生活的佐證資料,既珍貴且寫實。
   
(4)文物區:呈列由平埔族人工藝師王天路先生所製作生活用具數件,代表性用具如磨米糠台,係由牛糞製作而成。另外還有穀櫥,作為穀倉用,以儲存米糧。游耕、游獵是早期主要生業方式;旱田耕作以手鍬、掘棍為農具,薯、芋、旱稻、小米等為主要作物;水稻的植栽應該是在漢人移入以後,後來成為重要的主食。狩獵則用標槍、弓、箭,以捕鹿、野牛為主。使用標槍、弓箭、漁在河川溪澗之間叉魚、射魚、或網魚的方式也普遍見於各地區。
5)公廨區:在平埔族中公廨為平埔族的信仰、活動中心。依文獻的記錄,公廨的功用有三:一是通事所居、會議場所、傳遞公文書的驛站;二是青年會所,未婚男性居於公廨;三則是為宗教場所。而現今的公廨是平埔族祖靈【太祖】休憩的處所,功能僅剩單純的祭祀與信仰而已。與漢人的最大差異在於平埔族祀壺而不供奉神祇。依文獻的記錄,早期的公廨是土目、通事會議決斷的所在。而現今的公廨是平埔族祖靈「阿立祖」休憩的處所。本館的公廨,係甲仙小林「四社平埔」後裔王天路先生按照傳統「茅頂竹牆」的型式來搭設及擺置內部。
公廨
館內公廨實景
公廨內部

平埔族的特徵:肉扁臉、圓臉、顴骨高、眼睛下塌、獅頭鼻、額骨較凸、下巴長、體略較壯。